?
?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
南太湖号:家门口如何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
发布日期: 2025-09-04 来源:南太湖号 字号:[ ]浏览次数:

在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养老”已成为许多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在湖州,一场以社区为单元、以资源整合为路径、以“享老”为目标的养老改革,正悄然改变许多长者的生活轨迹。

今年以来,湖州市将“慰老服务优化”列为民生实事项目,计划新建、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0家为其中一项内容。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其中36家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批集日间照料、医疗康养、文化娱乐、社区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正以全新面貌走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从“闲置空间”到“养老热土”:资源整合的社区智慧

走进吴兴区八里店社区的中节能乐寿康养服务中心,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处闲置的党群服务综合体。如今,这座4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已成为老年人的社交乐园和文化驿站。书画室里墨香四溢,多功能厅中电影正在放映,老人们三五成群,或挥毫、或观影、或闲谈,气氛宁静而融洽。

“这里环境好,活动多,夏天还有空调,我们每天都愿意来。”社区居民周培明笑着说道。他的感受代表了许多老人的心声。陈利英补充道:“有时候唱歌,有时候写字,生活变得有意思多了。”

八里店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早期安置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医疗与生活服务需求突出,但以往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小区内部或附近的体育公园,缺乏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支持。

通过政企合作与闲置资源盘活,社区不仅回应了老人的高频需求,更拓展了服务维度。“我们招引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定期组织活动,未来还计划推出更多便民服务和公益项目。”社区工作人员丁雨晨介绍道。

这种“旧空间·新功能”的改造模式,不仅是物理形态的更新,更是社区治理思维的转变。它意味着养老服务不再依赖于新建大型设施,而是通过对现有资源的灵活运用和功能置换,实现“小而美、广覆盖”的布局。

“一顿暖饭”与“一站式服务”:普惠性与专业化的双轨并行

中午11点半,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雅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逐渐坐满。整洁明亮的环境、实惠的价格、新鲜的食材,吸引了大量老年人前来就餐。

“比外面便宜,干净又方便。”正在用餐的黄卫卫告诉记者。而她的话语背后,折射的是老年人对日常餐饮服务的高度依赖与认可。

作为5A级区域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雅乐社区站点通过科学分层布局,融合日常照料、医疗支持、文娱社交等多重功能。目前日均服务老人约300人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特别注重“一老一小”服务融合,推动代际互动与社群共生。

“一楼是综合服务区,二楼主打文娱康养,三楼侧重社群活力。”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雅乐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丹介绍,“我们希望长者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真正实现‘嵌入式养老’。”

从一顿平价午餐到一次健康理疗,从一场广场舞活动到一次上门陪聊,服务的颗粒度越细,养老体系的韧性就越强。专业化运营与普惠性服务正在这样的细节中实现融合。

从“家政服务”到“康养照护”:居家养老的价值升维

养老服务的升级,不仅体现在设施硬件和服务内容上,更体现在理念的转变与模式的迭代。

“我们提供上门服务,重点针对高龄、独居和困难老人开展个性化支持,包括打扫卫生、代配药物、陪同聊天等。”鑫颐·养老在凤凰街道的片区负责人周世英表示。与此同时,公益医生的定期坐诊、中医理疗、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也逐步常态化。

这说明,当前的养老服务正从基础家政向健康照护、精神慰藉等更深层次扩展。它不再局限于“托底”,更致力于“提质”;不仅关注生存需求,更关照精神世界和社会联结。

中国节能乐寿康养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杰指出:“我们围绕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通过链接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站点等多方平台,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养老服务体系。”

片区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与可持续未来的探索

硬件改造和服务优化只是起步,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才是养老服务体系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湖州积极推进分片区连锁化运营改革,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与市场化机制接轨。

“通过补足老旧小区设施缺口、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全市已新增养老设施面积超10.1万平方米。”湖州市民政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祁步军表示,“下一步将从碎片化、零散化供给向整合化、定制化模式升级。”这种片区化运营不仅有助于统一服务标准、共享专业资源,也能更精准地响应不同社区的需求差异,实现“全局一盘棋,一社一策”的灵活布局。

在走访多个社区的过程中,最打动人的并不是崭新的设施或丰富的活动,而是老人们脸上那种“被尊重、被看见、被需要”的表情。

养老服务的升级,本质上是一场皇家国际娱乐“如何老去”的文化重构。它试图打破年龄作为人生阶段的界限,让晚年不再是“退出”社会,而是以新的方式“参与”社会。

从“养老”到“享老”,一字之差,背后却是服务理念、社区治理、代际关系、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协同推进。湖州的实践表明,养老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成本、大规模地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调动市场力量、聚焦真实需求,哪怕是最普通的老旧小区,也可以成为长者安享晚年的温暖之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